top of page

大腸癌

大腸癌(Colon cancer),又名大腸直腸癌(Colorectal cancer),是指由盲腸(caecum)一直延伸至升結腸(ascending colon),橫結腸(transverse colon),降結腸(descending colon),乙狀結腸(sigmoid colon),直到直腸(rectum)的癌症。

 

流行病學

大腸癌佔本港最普遍癌症第二位。全港於2019年有5556個新症,佔香港癌症新症15.8%,而每十萬人
就有74人患上大腸癌。[1] 大腸癌主要發病年齡為68-69歲,但患癌的風險其實由五十歲已經開始增加,而遺傳性的個案則會更早發病。男女比例為1.4:1。[2] ⠀ 

常見症狀

初期的大腸癌多數無症狀,大多於大腸癌篩查時發現。當腫瘤發展至大腸管腔或周邊的器官時,症狀才變得明顯。[3] 常見的病徵包括:

  1. 大便帶血:較常見於乙狀結腸和直腸癌。

  2. 腹部疼痛:原因可為腫瘤大至阻塞大腸,腫瘤擴散至腹膜,或因腸阻塞而造成的腸穿。

  3. 大便習慣改變:較常見於左邊的腫瘤。 較不常見的病徵包括:腹部腫脹,噁心和嘔吐。 病徵亦很視乎腫瘤的位置,直腸的腫瘤會較常導致便意持續,疼痛,大便變得幼條型等症狀。 大腸癌多數擴散的器官為肝臟,肺部,大腸附近的淋巴和腹膜。

成因

  1. 大腸癌的成因可分為非遺傳和遺傳。[4] 非遺傳的成因包括:

  2. 年齡和種族:非裔美洲人為最高風險。

  3. 長期病患如糖尿病,肥胖。

  4. 不良生活習慣:吸煙,飲酒,長期食紅肉和醃製肉類。

  5. 大腸本身的疾病:炎症性腸病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),息肉(polyp)等。

遺傳個案主要為兩種導致大腸癌的綜合症 (佔所有大腸癌5%):

  1.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(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):發病原因為第五號染色體的APC基因的
    生殖細胞系突變(germline mutation)。患者於童年時已有非常多大腸瘜肉,病徵於青少年時出現,而90%的病人會於45歲患癌。

  2. 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(林奇綜合症)(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
    (Lynch syndrome):為脫氧核糖核酸錯配修復機制基因出錯以致病。患者會較常人早五至十年
    發病,亦有個案早至二十歲發病。

診斷方法

大腸癌的診斷方法主要以大腸鏡(colonoscopy)或乙狀結腸鏡(flexible sigmoidoscopy)來抽取組織,
進行病理學活檢。其他的診斷方法包括 [3]:

  1. 影像掃描:電腦斷層掃描結腸成像(CT colonography),正電子掃描等(PET)。

  2. 癌指數:主要為CEA和CA19.9。由於癌指數的靈敏度非常低(CEA為46%, CA19.9則只有30%),
    所以不會用作診斷和篩查,主要是用於已被診斷的病人來監察有否復發和評估預後(prognosis)。 ⠀


治療方法

大腸癌的治療方法可分為三種,分別為外科手術,化療和電療。治療的選擇視乎腫瘤的期數,
而大腸癌和純直腸癌的治療方法亦有少許不同。[6] ⠀ 


1) 外科手術
目標為完全清除腫瘤及供應腫瘤的血管和淋巴。手術多以腹腔鏡(laparoscopy)的形式進行,以減少
要開大刀的風險。視乎手術的複雜性和腫瘤的位置,病人術後有機會需要使用結腸造口(stoma)來協助排便。
2) 化療 

第三期的病人於術後可接受化療,去清除殘餘的癌細胞。 常見化療治療方案會結合幾種的化療藥,
以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(例如FOLFOX,CAPOX等) 第四期的病人亦有其他的化療藥,包括fluorouracil,irenotecan和capecitabine。
3) 電療
電療主要用於直腸癌的病人,由其是較後第二期和第三期的病人。病人可在手術前接受電療和化療
去先縮細腫瘤,令手術的成功率增加。 近年晚期病人亦有新的療法,例如標靶治療(bevacizumab)和
免疫治療(nivolumab)。

大腸癌篩查
大腸癌其中一個特點是可以篩查的方式去及早發現。在香港,1946至1972年出生的香港居民可參加
衛生署的大腸癌篩查計劃。篩查方法會以大便隱血測試,將大便中肉眼看不見的血液檢測出來。[8]
若沒有明顯的家族史,現時的建議為

  1. 每一或兩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;或

  2. 每五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;或

  3. 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詳情可參考衛生署大腸癌篩查計劃的網頁

預後 

大腸癌為本港第二號癌症殺手,佔2020年所有癌症死亡個案15.4%[1]。不過早期的大腸癌治癒率亦
十分理想,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為[2]:
第一期:95.7%
第二期:87.3%
第三期:68.7%
第四期:9.3%
平均:58.2%

Reference

[1] Department of Health, Colorectal Cancer, 4 Jan 2022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5/51.html 

[2] Center Online Resource Hub, The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, Colorectal Cancer, n.d.https://www.cancer.gov.hk/tc/hong_kong_cancer/common_cancers_in_hong_kong/colorectal_cancer.html 

[3] Macrae et al., Clinical presentation, diagnosis, and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, UptoDate, Aug 2022 

[4] Macrae et al., Colorectal cancer: Epidemiology, risk factors, and protective factors, UptoDate, Aug 2022 

[5] 希愈腫瘤中心, 大腸癌, n.d. https://heal-oncology.com/cancer/colorectal-cancer/ 

[6] Rodriguez-Bigas et al., 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colon cancer, UptoDate, Aug 2022 

[7] Clark et al., Patient education: Colorectal cancer treatment; metastatic cancer (Beyond the Basics), UptoDate, Aug 2022 

[8] Department of Health, Prevent Colorectal Cancer, n.d. https://www.colonscreen.gov.hk/mobile/tc/index.html

bottom of page